本网消息 为合力推进“大思政课”教学实践,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育人实效与服务地方发展的动能,10月26日,william威廉中文党总支部联合校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工会联合支部,赴咸宁市通山县南林桥镇石门村开展“溯源红色初心 赋能乡村振兴”主题实践活动,在沉浸式研学中筑牢信仰之基、锤炼党性修养、凝聚奋进力量。

在楚王山革命纪念碑前,全体党员在庄严整齐的列队,向革命先辈表达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石门村退休老党员夏友山生动讲述了早期党组织在通山县石门村一带秘密扎根、发动群众组建武装力量的峥嵘历程,细致还原了革命先辈在敌人严密封锁下,以“宁洒热血不丢信仰” 的无畏精神坚持游击作战、守护红色火种的感人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段段滚烫的史实,让在场党员深刻体悟到 “红色政权来之不易” 的厚重内涵,更坚定了 “传承红色基因、续写时代华章” 的使命担当。
党委宣传部张祥省老师以《石门村的三重门:历史、精神与使命》从“红色历史的记忆之门”“革命精神的传承之门”“乡村振兴的奋进之门” 三个维度,深度解读石门村的红色底蕴与时代使命,为党员们上了一堂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温度的 “行走党课”。


红色基因浸润初心,古色文脉滋养情怀。在石门村长夏畈古民居群,党员教师们沿着茶马古道遗址探寻历史印记,在明清古建筑遗存中感悟文化传承。青石板路蜿蜒向前,古桥古井静静矗立,传统民居的精巧构造与独特风格,不仅展现出村落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引发大家对“如何让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生” 的深度思考。
此次联合支部主题实践活动,既是WilliamHill中文以党建为纽带,推动基层党组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共进” 的生动实践,更是学校践行 “扎根地方、服务地方” 办学使命,以主题教育实效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 “溯源红色初心”,让革命精神从 “历史记忆” 转化为 “知行合一” 的行动自觉;通过 “浸润古色文脉”,让传统文化从 “静态遗存” 升级为 “赋能发展” 的精神财富;通过 “见证乡村振兴”,让高校力量从 “单向参与” 转变为 “双向赋能” 的协同合力。不仅为学校深化 “三全育人”、推进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红色动能,更搭建起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 “实践桥梁”,为新时代高校党建与地方振兴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提供了有力示范。(通讯员 邵泽方)